Home

我的大学(七)

###(十四) 寒假过的异常无聊。其实每年都一样。我总是趁我爸还没烦我的时候返校,这样能一直给他留个好印象。回老家过年是我素来向往的,可以去山里自由的跑跑,享受无拘无束的感觉。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人都有种向往自然的情怀,如杰克·伦敦所说——野性的呼唤。 那时候堂弟貌似也上初中了。不是学习很好的那种类型,这孩子跟我在一起总会有点压力。其实放弃童年的乐趣,换取一个好的成绩,这从长远看来不见得多么值得。价值的证明是多方面的,中国人自古最悲剧的地方就是价值的一元性。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没有独立的知识分子,大家被同一种舆论统一,想想真是悲惨。 我不知道是山东的风俗,还是只有我们那里,过年差不多两点就开始拜年。加上我们辈分高,大年初一基本别想闲着。不时还有孩子来拜年,经常有岁数差不多但按辈分...

Read more

我的大学(六)

###(十二) 大一的假期没急着回家,想找点事干,顺便接触下社会。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做家教了。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造就了多少工作岗位啊,从这点,我还是挺感激它的。我和任斐两个人一上午跑了好几家中介,也在网上撒了不少帖子,把自己吹得跟多花似的。不过那时候放暑假已经很长时间了,需要家教的也都找到了,所以一上午也没什么结果。中午决定犒劳一下自己,于是腐败了一把,钱一点没赚到,反倒贴进去不少。对此我很愧疚。 后来联系上了一个阿姨,到东城区美术馆,假期时间不多,只去了两次,主要是答疑。相比之下,顾嘎的经历就比较惨了,人家一听是湖南人,就直接pass了。 家教一直做了一个学期,说接触社会倒没多少,不过经历难得。阿姨一家人都很好,我感觉自己反倒得到他们很多照顾。每次讲完题目往往都9点多了,叔叔还亲...

Read more

我的大学(五)

###(十) 惨淡的度过了考期,又迎来继续无聊的军训。我一直把当特种兵当第一理想,当年差点为了练劈砖把骨头打折。但是在一遍遍重复的队列中度过两个周的生涯,这与理想实在差得太远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是我对军训最基本的评价。 大兴真是酷暑盛地,太适合军训了。从我们去的那天到离开,基本天天艳阳天。酷暑倒没什么,脚疼是真实存在的。据说很多男生都去买卫生巾了,也一度造成卫生巾的脱销。但为了体现爷们,我们还是靠两双鞋垫撑着。事实证明,生活就像超级女生,挺到最后的都是纯爷们,生活又像快乐女声,有时候连纯爷们也不能挺到最后……我们这一级除了大家都脚痛,貌似没有倒下的。据说05级一个兄弟护旗,晒晕了,直直地倒下去了,旗却依然屹立。李未校长因此发表了“要向男人一样的倒下去”的重要讲话,这就是...

Read more

我的大学(四)

###(八) 大一的时候认识在社团里认识了不少人。社团这东西,在大学不参加是种遗憾,参加了就后悔,至于那些报了五六个社团的人,估计百感交集。唯一值得珍惜的,就是认识了许多不错的朋友,苏超,崔乐,深深,海波……我们一起挤在知行北翼的小屋子里,办一份免费赠阅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杂志。埋在元大都城墙的许愿瓶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本来相约五年之后取出,到那时候估计很多人也出国或联系不上了。时间封印了一些东西,既然已经逝去,就让它成为回忆吧。 往事如风。 想想大一和苏超崔乐他们还真是聊了很多事。从他们那里听到过西门的繁华。曾经的小吃一条街,在我们来的时候只剩下断壁残垣。我一直觉得一个大学最贴近生活的部分,都在它的西门,比如清华西门的烤翅,民大西门的小吃。西门已经成了一个文化意象,在一代代学...

Read more

我的大学(三)

###(六) 我们总在做时间倒流的梦,于是一篇“回到97年”的穿越帖才引发这么多人的共鸣。“存在即合理”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是故事的结局不够好,只是我们对故事的要求太多。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能做的也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想想确实后悔,大一最忙的一段时间,让我荒废了。不过心智也在这个学期磨砺起来了。我做不到淡然,痛苦是依然存在的,只是被时间慢慢冲淡。三年的时间,想通了很多事,英雄不是自己要当的,往往是被环境逼迫的。世界吻我以痛,我还世界以歌,这多么牛掰?其实只是种无奈和抗争,因一点事而被打败,如何承担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何况面子上就过不去…… 大一下的课程不知道是哪位神人设计的,一周五十五节课,每天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数分,物理,电路,C语言,高代,神一样的存在。用一句...

Read more

我的大学(二)

毛概貌似是最无聊的,去的不多,醒得更少,听的没有。倒是最后的展示课去了很多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时候新媒体还没分出去,所以六系还没有显得这么荒凉。我们跟一个新媒体的寝室合拍一个话剧,写蒋介石的,借了几套国防生的衣服,笑场无数。郎钰泽有胡子的样子还真有点老蒋的意思。那张青天白日旗我也一直留着,毕竟这东西比较烫手,想扔也不敢…… ###(四) 大一的我们,已经有点学霸的意思了。我到现在还是挺好奇,这么帮人怎么会凑到一起。环境的影响作用还是挺大的,基本上看一个人,就能想象一个宿舍的氛围。那时候宿舍没有门禁,十一点半关门,楼管最早认识的一个人就是赵龙了,因为他总是上自习到在关门之后,再敲门回宿舍。主席说,一个人,熬几天夜不难,难得是天天熬夜。龙龙这四年一直用美国人作息时间严格要求自己,...

Read more

我的大学(十一)

###(二十一) 我想,毕业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问:你觉得大学收获了什么。其实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不明确的,能用数字和尺度度量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无论你觉得你收获的东西有多么明确,背后其实还隐含着很多,而这些东西,往往在潜意识里影响你很长时间。如果真的去分辨一下,那么我只能说,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 我一直在试图淡化大学这个概念。高墙,校门,象牙塔,其实并不能割裂出一个独立的空间。物理上的分隔,在思想上造成的影响,其实很小。细想大学的生活与校外究竟有多少差别?读书,听课,生活,实践,其实淡去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一种思想的交流罢了。 而思想是没有界限的。 很欣赏陈寅恪先生所说,“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以思想的自由,在繁芜丛杂的价值定位里,维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Read more

我的大学(十)

###(十九) 大三上其实是很闲的,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CYQ你就认了吧。 当时曾经因为软件工程对xh很反感,现在想起来倒觉得没什么必要。仅从一门课程的角度看,老师不见得起到多少作用。我相信大学百分之九十的课程是照本宣科,而老师存在的意义,往往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榜样。从某种角度看,一个人也是一本书,读别人我们可以得到人生的借鉴,至于知识,还是去读我们自己的课本吧。 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编译,或者说SXH,以及《仙炉神鼎》。那本书我没看过,但是仅从一个工程师写小说这件事,就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了。网络文学泛滥的时代,YY一下未尝不可,况且YY都带着北航特色,也算是对母校做贡献了。 大三下是实验最多的一个学期,应用方向好像是三个课程实验,体系结构还多一两个,至于编译大作业什么的就更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