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一)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 。

——题记

###(一)

一切回忆的开始都来源于逝去,或者说即将逝去。大一的时候总觉得大学是一个太漫长的概念,考期在自习室挑灯夜战的时候更是感觉强烈。到了大四才发觉时间是最无声的过客,在我们的无视之中,他已走出好远。

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很多,扯着扯着就不够了。活了二十多年,没能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什么,每思及此,伤心欲绝。如鲁迅先生所说,忘却的救主就要将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来北航之前完全不了解这个学校,这似乎有点遭人鄙视。如果说人需要学会妥协的话,那么生活其实在一点点教会你。我一直觉得北航很好,除了男生太多,女生太少,工科太多,文科太少,作业太多,活动太少,课程太多,保研太少……之外。无论怎样,生命里最难忘的四年时光,我几乎是在四环的这个角落里度过的。习惯了北航的树,北航的人,北航的精神,每想到即将毕业的时候,总觉得心中有点失落。在学校里说北航各种不好,不妨碍我们在校外昂头挺胸的对其他人说:我是北航人。

###(二)

不记得是怀着怎样的懵懂进入这个校园的。大一结束的时候,顾还从包里翻出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我们曾经的理解与这个专业是多么的格格不入。郎床头那本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已经静静的在那里趟了四年,郎四年的觉皇生涯诞生了无数的梦,只是不知道解析了几个。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想做的事情太多,真正去做的能有两成,也就很不错了。永远不要想着把手头的事情全做完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样永远不会有机会的。时间是最容易挥霍的东西,你要学会与时间去谈判,争取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留下一些属于永恒的回忆。

前几天跟狼吃饭,聊到大家的近况。我说一切东西都是种交换,我们在外人看来是名牌大学,风光无限,其实也很累,尤其在一个工科的竞争氛围之内,环境会迫使你去努力。我相信会有人对专业非常感兴趣,但是不幸的是,你不是,我也不是。我们度过了高四高五高六,现在大家已经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如果几年之后想起来,我们把一个宿舍在一起的时间如此挥霍,是不是会很后悔?

无聊的时候会翻一翻以前的照片。怀念纸质照片的年代,泛黄的照片会带来泛黄的记忆,拿到手里有种温暖的质感。在这个数码泛滥的时代,真正感怀的,依然是那么几张最珍贵的回忆,并且已经印入脑海。

###(三)

太遥远的记忆都已经模糊,或者不愿想起。大一开始的回忆只有小军训,两个美女小教官,还有熊一身健美的肥肉。那时候李未老师还是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意味深长的给我们推荐《钱学森传》。钱老离开已经三个多月了,人已远去,雕像仍在,我一直没抽时间去读一下,深感愧疚。

还记得那一个个北航的清晨,被侯导叫起来跑早操。好像工科的学校都有这个传统。在晨雾中跑过北航青砖灰瓦的校区,有种很肃穆的感觉。这也是这个学校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沉稳而务实,当然也沉闷……

大一的课程都是基础课,印象比较深的也就数分离散物理了。数分用的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教材,到现在还记得那个绿色的封皮,映得大家一脸菜色。李卫国老师带六系的数分课,我们也是最后一届了。李老师的课上得非常不错,我听得也很认真,可惜数分还是没学懂,算是种悲哀。殿富·马和玉平·张的离散课向来早就很多传说,开始很搞笑,中途很无语,结局很郁闷,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殿富·马富余磁性的口音和玉平·张个性的“是吧”给多少学子带来了学下去的勇气。物理王荣明那惊世骇俗一嗝相比也给很多人幼小心灵留下了永远的阴影。

大一也是我唯一有时间去审视北京这座城的时候。故宫,颐和园,香山,当年神一样存在的东西都走了一遍,虽然感觉不过尔尔,但是这座城的文化底蕴还是感受到了。有人说,来北京上大学好啊,可以开拓视野,但是炫示在外的,并非重要,内蕴其中的,往往跟沁透人心。